sohu_logo
搜狐娱乐播报

视频:张艺谋独擎大旗中国大片不能承受之重

播放位置
开始播放

时间:2006-12-26 09:53  [我来说两句]   [发送给好友]

  null  编辑:悠扬  

  •      说到《黄金甲》,就不得不说说贺岁档的古装大片。从《英雄》、《十面埋伏》到《无极》,几乎每一部古装大片都能取得神话(神话新闻,神话音乐,神话说吧)般票房佳绩,可也会遭到空前强烈的质疑。问题到底在哪里?大片为什么总是被称为烂片?这样的评判到底是否公正?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娱乐在线节目走访了各位专家,并对著名导演张艺谋(张艺谋新闻,张艺谋音乐,张艺谋说吧)进行了整整25分钟的独家专访,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中国大片的问题。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片名,出自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据说当年黄巢科举落榜,心中愤懑,挥笔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诗》。虽是描写菊花,但却豪迈不羁,气势凌厉,杀意阵阵,动人心魄。数年之后,黄巢果真率领农民军直捣长安,给腐朽没落的大唐王朝带来近乎毁灭的沉重一击;尽管这短暂的胜利很快就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但黄巢和他的诗句却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黄巢恐怕万万想不到,一千多年以后,一位名叫张艺谋的导演,会把这首诗搬上浓墨重彩的大银幕。诗句中的菊花和黄金甲,都在张艺谋特有的镜头语言下幻化出了色彩浓艳、气势恢宏的美感;影片的背景也被安排在黄巢死后不久的五代十国。然而,张艺谋这回并没有贸然把黄巢起义的历史拿来戏说或是解构,而是套用一部被誉为是“中国话剧史上里程碑”的经典作品――《雷雨》,将这首菊花赋背后的叛逆和欲望、豪情与悲凉,一一道来。
      同样是两个家庭、八个人物、24小时之内的恩怨情仇,《雷雨》的剧情和人物关系几乎被照搬进了这部《满城尽带黄金甲》,只不过周朴园老爷的家被换成了一座用黄金和琉璃打造的王宫,封建家庭中的不伦恋情和阶级矛盾在宫闱之间也被演绎得更加激烈。影片中三分之二都是后宫中的“文戏”,巩俐(巩俐博客,巩俐新闻,巩俐说吧)、刘烨等人丰富舞台经验被大大地激发出来,紧凑工整的对白、夸张丰富的动作,虽说话剧腔略显浓郁,不过倒也使得剧情的铺衬和人物个性都越发鲜明了起来。
      然而,张艺谋永远都不会放弃他对浓烈的色彩和恢弘的场面的追求。王宫之中,从五彩斑斓的琉璃长廊,到幽暗古朴的王室药房,从周润发(周润发新闻,周润发说吧)的中药桑拿椅到巩俐手中的碧绿琉璃杯,一景一物都极尽奢华;而王宫之外的广阔天地,就更容易被用来不遗余力地营造视觉奇迹:3万平米的太和殿广场上铺满了4百万朵盛开的菊花,身披金银两色盔甲的士兵,就在这片花海之上展开厮杀。
      镜头中的士兵人数之多,让不少观众误以为他们都是靠电脑特技制作出来的;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口令声,飞舞的金色长矛和铜墙铁壁般的银色盾牌,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身披黄金甲的将士一个个倒下,金色的花海早已变成了遍布着尸体和血污的屠场,唯有周杰伦(周杰伦新闻,周杰伦音乐,周杰伦说吧)扮演的二王子,还在父与母、忠和孝之间做着艰难的抉择,还在和蜂拥而上的银甲士兵做着绝望的博杀。
      2002年12月14号,一部《英雄》揭开了中国古装商业大片时代的序幕。这部影片耗资3000万美元,堪称是当时国内最贵的电影;李连杰、张曼玉(张曼玉新闻,张曼玉说吧)、梁朝伟(梁朝伟新闻,梁朝伟音乐,梁朝伟说吧)和章子怡(章子怡新闻,章子怡说吧)联袂出演,阵容豪华几乎无人能及;此外,《英雄》史无前例地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映礼,剧组包机飞赴全国各地宣传造势的营销模式,后来也被其他公司竞相仿效。而2.5亿的国内票房纪录和海外票房的骄人成绩,更使它成为国产电影史上的一部开先河之作。
      强烈的好奇心和强大的宣传攻势让无数观众走进了影院,恢弘的场面、绚丽的色彩,雄浑的音乐、飘逸的动作……银幕前风姿绰越的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加上银幕后张艺谋、杜可风、谭盾、程小东等组成的强大班底,把一部电影打造成了一场视听的盛宴。
        说实话 我看《英雄》还是蛮喜欢这个片子的 这一方面因为可能中国的大片它是第一部 所以有强烈的新奇感在里面 另外一个方面可能是张艺谋在拍这部片子的时候他离自己习惯的创作方式还不是太遥远 他还没走得很过度 因此我觉得还是能接受这个片子)
      或许是多少受到了李安(李安新闻,李安说吧)《卧虎藏龙》的影响,张艺谋在这部古装武侠片里也不遗余力地去展现着东方文化的神韵。比如李连杰和甄子丹(甄子丹新闻,甄子丹说吧)的这场打戏,在雨滴、棋盘和古建筑营造的古朴氛围中,两位高手在现实和意念中同时展开了交锋。黑白画面里的刀光剑影和彩色画面中的以静致动,交错呈现出中国功夫的张扬和力度,含蓄与飘逸;与此同时,古筝的悠扬和秦腔的激昂所形成的反差,又一再地强化着听觉上的刺激。
        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 厉震林:它除了展示我们东方的奇观 武侠的奇观 别的一些文化奇观 像棋馆啊 景象的还有服装的奇观之外 它的故事方面可能比较肤浅,形式唯美而内容浅薄,恐怕就是《英雄》最大的遗憾。影片中,从琴、棋、书、剑到巍峨的宫殿、恢弘的战场,都镜头镜头完美地逐一展现,但是刺杀秦始皇这个简单的故事,在一大堆文化符号的包装之下,多少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故弄玄虚。
        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 厉震林:特别特别没法忍受的就是秦始皇召见无名的时候 什么走几步走几步 这个恐怕也是张艺谋一贯的套路 就是伪民俗 伪文化 我估计中国的历史上大概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这个当时我看的时候就是特别特别蹩脚 因为人为痕迹太重)
     《英雄》用了两个多小时讲述了大侠无名刺杀秦王的故事,在残剑、飞雪、如月等人的帮助下,无名获得了距离秦始皇十步之遥的刺杀机会。然而此刻他却没有使出“十步一杀”的绝招,而是为秦王讲述了三段不同版本的刺杀经过。 
      虽然缺乏扎实的剧情,不过《英雄》倒是可以被当作一部美伦美奂的风光片来欣赏。江南的空山灵雨、漠北的残阳狂沙, 内蒙的胡杨林、四川的九寨沟,壮美河山无一不被尽收眼底。张艺谋也借这部《英雄》向我们展示了他对色彩那炉火纯青的运用能力:在金色的胡杨林深处,当章子怡被张曼玉刺中倒地之后,满天飞舞的黄叶顿时化作一片火红,与她的鲜血和红衣浑然一体......这个借助特技手段完成的凄美画面,恐怕成了人们对《英雄》最为深刻的记忆。
      《英雄》的海内外票房大获全胜,但在各大国际影展的争夺中却颗粒无收。于是2004年,张艺谋再接再厉,推出了自己的第二部古装武侠大片《十面埋伏》。然而影片上映之后,1.5亿的国内票房收入却没能超越前一部《英雄》,口碑更是不尽如人意。
      如果说《英雄》营造出的视听效果曾经让人感到新鲜和震撼,那么《十面埋伏》中在这方面的自我重复则给观众带来了审美疲劳,这也使得影片故事和人物的缺憾更加明显地暴露了出来。
       《十面埋伏》的剧情说到底就是一段三角恋,这段三角恋最大的看点无非就是它发生在章子怡、金城武(金城武新闻,金城武音乐,金城武说吧)和刘德华(刘德华新闻,刘德华音乐,刘德华说吧)这三个大牌明星之间。虽然张艺谋煞费苦心地把“卧底”的身份加到剧中人的身上,但恰恰却忽略了人物个性和剧情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和合理性。可怜刘德华那身天王巨星的光芒,硬生生被“金捕快”抹煞得一干二净。同样令人扼腕叹息的还有章子怡扮演的盲女“小妹”。尽管影片开头她那段“仙人指路”舞得美艳绝伦,影片中段的感情戏和武打戏也都颇有看点,然而到了临近结尾的高潮处,一段“死去活来”不合情理的安排却让“小妹”成了《十面埋伏》的一大笑柄。
      或许这种自我重复也给张艺谋本人带来了危机感,2005年的贺岁档他没有再玩古装和武侠,而是拿出了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片《千里走单骑》。反倒是陈凯歌首度尝试了这一题材,推出了自己的首部古装商业大片《无极》。
     《无极》的投资额高达3.5亿,陈凯歌为此花费了三年时间,宣传声势比起当年的《英雄》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当人们满怀着对《霸王别姬》的美好记忆和崇敬之情,充满期待地走进影院之后,却发现自己被狠狠涮了一把:因为眼前这部影片玄得就像一场梦,它既不是部武侠片,也不是部爱情片;它的故事既不存在于历史中,又绝非是个神话;它仿佛蕴涵着深奥的哲理,仔细想想又什么都没说。
     观众之所以无法从《无极》中找到陈凯歌以往的深刻性,恐怕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剧本。尽管银幕上的倾城、无欢、将军、奴隶,以及满神个个造型华美性格独特,然而把这群人物联系起来的剧情却缺乏基本的逻辑。不少观众都是直到看了胡戈那部险些引来官司的作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才理清了《无极》的故事梗概和人物关系。
       如果说,年幼的倾城是因为无知和饥饿,才会抵挡不住满神的诱惑,从此放弃了对真情的向往;那么无欢又何以为了一只小小的馒头耿耿于怀几十年,并且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呢?
        剧本上的硬伤使剧中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缺少了合理性,也使得影片中的对白、动作都显得苍白而无力。
      《无极》的失败,其实不应该被简单地看作是陈凯歌个人的失败,它其实只是集中反映出了近年来古装武侠大片的通病。炒作大于创作、形式大于内容、只有视觉的冲击和华丽的外表,没有文化内核的足够张力……从《英雄》开始,几部古装大片其实一直在重复着这些问题,即便今天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让我们看到了不小的进步,但其实依然未能完全摆脱形式浮华的窠臼。
      虽然这几部古装大片在艺术性、故事性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商业的属性却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它们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2004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激增到了15亿元,2005年则攀升到了20亿元,据预测,2006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有望突破26亿。然而相比之下,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票房成绩却依然差强人意,这恐怕正是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冯小刚新闻,冯小刚说吧)们,前赴后继地将古装、武侠题材的鸿篇巨制搬上银幕的最大原因。一方面他们怀有引领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影坛辉煌梦想,一方面他们也急于要从国际市场上收回巨额的投资回报。他们不遗余力地在大银幕上描绘古装、武侠、皇宫、竹林,把东方文化展现得神秘而华美,玄妙而神奇,无非是期望能最大限度地取悦和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西方观众,打开国际市场。尤其是李安的《卧虎藏龙》问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后,这种文化和审美倾向更是在国产古装大片中被张扬到了极至。
      陈凯歌已经为《梅兰芳》开始积极筹备,冯小刚则开始了首部战争大片的尝试。回顾即将过去的2006年,虽然市场竞争和资源分配日益激烈,但我们依旧欣喜地看到,耗资过亿的电影不再仅限于一两部古装武侠片,而是已达到了八部之多,一部小成本的《疯狂的石头》也掀起了一阵观影高潮;而从威尼斯捧回金熊的《三峡好人》更是理直气壮地在贺岁档与大片叫板……
      虽然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以古装、武侠和经典名著为卖点的大片《赤壁》、《刺马》都已排上了日程,但不论它们最终带给我们的是焕然一新的惊喜,还是换汤不换药的麻木,我们都衷心地希望,中国的电影和中国电影人,不要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迷失,不要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迷茫,更不要在所谓的风向标面前放弃自己的艺术理想。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